系統化的教學(教練必讀)

2024-12-31

一位好的教練/老師教學一定有章法,但成為頂尖的老師必定要懂 高效教學系統模組,需結合教學設計原理和實踐經驗,以達到靈活適應不同學科、術科、年齡層和環境的需求。這是一套我自己用了20幾年的完整的系統模組,分為五大核心部分:

一``、目標設定與需求分析


1. 明確教學目標:

使用 SMART 原則 確保目標具體、可衡量、可實現、相關性高、並有時間限制。

例:在4週內,讓學生掌握基礎溝通技巧,並能在真實情境中應用。


2. 需求分析:

學員特性分析: 學員的年齡、背景、學習習慣、興趣點。

基礎能力測試: 確定起點,評估學員的現有水平。

期望調查: 透過問卷或訪談了解學員目標與挑戰。
 

3. 資源評估:

教具、時間、場地及其他可用資源的盤點。


二、教學內容結構設計


1. 核心知識點提取:

將課程內容分解為小單元,確保每次學習專注於一個重點。

例:溝通課程可拆分為「傾聽技巧」「表達結構」「非語言溝通」。


2. 教學節奏規劃:

起步(引導與興趣激發)→ 中段(深入學習與互動)→ 結尾(應用與反思)。

設計每節課的時間比例,如:20%講解 + 50%互動 + 30%應用。


3. 多元教學方式:

結合視覺、聽覺和動覺學習:

視覺: 圖表、簡報、視頻。

聽覺: 口頭講解、討論。

動覺: 實作、角色扮演。


三、高效互動與學習體驗


1. 引導式學習:

使用開放性問題,引發學員思考。

例:與其直接教授答案,先問「你認為如何表達會更清楚?」


2. 小組互動與合作:

設置小組活動,讓學員通過討論與合作解決問題。

例:模擬真實情境的案例討論。
 

3. 遊戲化學習:

將課程內容融入遊戲或挑戰,增強趣味性與參與感。

例:在溝通課中設置「達成一致」遊戲,讓學員用學到的技巧完成任務。


4. 即時反饋:

在課堂中提供即時的糾正與鼓勵,幫助學員調整學習方向。

使用工具如紅綠卡(綠:懂了,紅:不清楚),即時了解學員狀態。


四、學習成果檢驗與應用


1. 過程性評估:

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小測驗或實作,檢查學員的理解程度。

例:角色扮演練習,觀察學員是否應用了所學的溝通技巧。


2. 實踐性任務:

結合真實情境設計任務,讓學員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。

例:請學員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一次有效溝通,並在下次課堂分享心得。
 

3. 反饋與調整:

通過問卷或訪談了解學員對課程的滿意度與建議。

根據學員反饋,調整教學內容與方式。


 五、持續支持與拓展


1. 延續學習:

提供課後資源,如閱讀材料、課後練習、線上課程。

建立學員社群,方便互相分享與學習。
 

2. 成就認可:

設計證書或獎勵制度,激勵學員持續學習。

例:完成所有課程的學員可獲得「高效溝通專家」證書。
 

3. 課程進階設計:

為已掌握基礎內容的學員提供進階課程,讓學習更加系統化。

 
六、總結 


一個好的系統是能夠對於訓練與教學有通用性與適應性

這套高效教學系統的模組具有高度通用性,可以應用於:

學科教育: 如語言學習、數學、科學。

技能培訓: 如領導力、溝通技巧。

體能與藝術: 如運動教學、音樂訓練。 


系統化教學不僅是一種方法,更是一種讓學習與成長高效而充實的科學方法更是一種哲學思維。透過目標設定、內容設計、互動體驗、成果檢驗與持續支持這五大模組,我們能夠更清晰地規劃教學,更有力地啟發學員的潛力。無論你是教練、教師,還是培訓專家,都可以將這套系統融入自己的訓練與教學中,讓知識的傳遞更加有條不紊、成果顯著。


如果你有任何疑問,或是希望進一步了解如何將這套系統化教學應用在你的領域中,歡迎隨時與我聯繫。我很樂意聽取你的反饋,並一起探討如何讓教學更上一層樓。行動從現在開始,讓我們一起為學員創造更多的成長與改變!

成為專業的教學教練/老師

請於備註欄填寫您的專長及相關經驗、現職,
我們會安排與你連繫確認